谷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孝成王的脸色变得阴沉了,心里甚是不爽,蔺相如你想作甚,与寡人拼上了?</p>

居然,相国平原君亦没注意赵王的脸色变化,仍拼命声援蔺相如:“是啊,大王,廉大将军坚守不战,恰恰抓住了秦军的七寸,让秦虏无处发力。秦希望大战,因为他占有优势,肯定不希望拉长战线而长时间暴露自己软肋。若长时间消耗下去,我赵国虽伤点元气,大军粮刍供给暂时困难,但这只是仅仅站在秦赵两国的角度算的小账,事实或许是,长久下去,秦会更危险,因为秦比我赵国强啊,两败俱伤的结果必成全隔岸观火的韩魏齐楚燕五国得利,枪打出头鸟,五国肯定会先灭了秦,谁让你秦国最强大呢,现在不灭你灭谁?”</p>

赵孝成王笑笑无语,微微摇摇头,不合心意仍是不爽,但因是相国陈词,耳朵算是灌进去一些,毕竟他等说的还不无道理。</p>

此时,性情中人的廉颇甚为激动,有两位重臣相帮据理力争,亦就顾不了更多,霸王硬上弓,陈述哀兵必胜的主张:“大王,相国说的对,列国都在虎视眈眈,都希望结果是两败俱伤。确实,暴秦对五国的威胁最大,赵秦交锋后,最有可能遭受五国报复的亦当是秦国。故,老臣之所以摆出坚守不战的阵势,就是跟他秦军耗上了,看看到底谁最后急。兵法云:求死得生,求生必死。我看似不战,但军心求战,此就是所谓哀兵必胜的态势。表面看坚守不战处于劣势,粮刍不足显得困难,但若能坚持到底就必定胜利。老臣不敢诳言,只是知己知彼,明白秦国的软肋在哪里,实际上,最先坚持不下去的应该是秦,秦军知道长时间远离国土交战,即使粮刍供给能坚持多日,但其士气必会先泄,紧跟着元气亦必然大伤,那么那时,臣将跃起奋力出击,秦军定败,倘若其他五国趁其主力深陷长平不能回救而奔袭秦国,则秦必亡也。”</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上卿的铿锵陈词,相国的据理说话,令有反对意见的一些大臣不再说了,亦不敢说,面对廉颇的一番激昂主张,众大臣都将眼睛望向了高高在上的赵孝成王。</p>

赵孝成王亦扫视了一遍站立朝堂左右的众大臣,本希望能再听到符合自己口味的声音,然没有,他有些失望,于是,他不得不慢慢转变脸色,开始收敛阴霾,虽说心里仍不甚舒服,没有遂他心愿,但想到其最终目的是击败秦军,赶走秦虏,亦就渐渐释然了。</p>

正当众大臣等待赵孝成王启口决议时,忽然,平阳君赵豹站了出来,冷言提出警醒,道:“廉老将军,可千万不可小觑秦国,更不可低估秦王,亦别把希望寄附于他国身上,倘若我赵国真到了伸手向别国借粮的地步,那恐怕真的是耗不下去了。我等都知道,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日盛,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据列国之首,更居我赵国之上。从我赵军的战力来讲,不及秦军;从粮刍来讲,不及秦军;从动员能力来讲,不及秦国。总的来说,从战争的方方面面对比,我赵国都落下风。因此,臣恳请大王定然慎思,我赵军究竟能坚守多久?守得了多久?我赵国到底还有几多国力可与强秦对决一战?攻击多久方能战胜强秦?”</p>

众大臣面面相觑,接着便又都将眼睛非常一致地望向赵孝成王。</p>

赵孝成王却看着相国,似乎没了主意,不无感慨道:“你等想法都有其理,但寡人只知道,打仗不是永久的事,治国才是根本。可目前,寡人确实不胜国力,坚守不战亦不是长久之计,对决一战……亦恐难有把握取胜吧?”他一下将眼光射向了平原君,“相国,你说究竟该如何对付?”</p>

平原君则将目光投向了廉颇,才想开口,却被聪明的廉颇抢在了前面,异常干脆地朗声道:“大王,请再给老臣半年时间,老臣定然将秦军赶出长平关,您若不信,老臣愿立军令状!”</p>

赵孝成王频频摇头,骤然挂下难堪脸色,揪心地道:“廉大将军,没这多时间了,情势明摆着,国力明摆着,寡人亦想问你等,我赵国现有粮食还能维持多久,半年?恐两个月都难吧,相国,你说呢?”</p>

平原君面对赵王抛过来的沉重压力,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沉沉坦言道:“大王,从现在我赵军再无失亡记载看,廉大将军的战策显然有效遏止了秦军攻势。情势表明,战局的天平已开始向利于赵而厄于秦的方向倾斜,我赵国得抓住这个转变。秦军利于速战速决,我赵军则利于持久之战。强秦弱赵之所以有一年多的相峙局面出现,就是廉大将军的战略思想、军事谋略远胜于王龁。这种难分难解的战局倘若长此下去,显然将越来越有利于我赵国,而不利于强秦的方向倾斜。至于前线所需粮刍大事,大王,您就不必顾虑,亦不用考虑,一切由我赵胜来解决。目前我亦可从三个方面来筹集,其一,是众富民已答应廉大将军再借贷的钱款;其二,我即去齐国借粮,臣以为,齐王还是会给赵胜这个面子的;其三嘛……臣亦可通过其它手段多途径多渠道筹措粮刍。反正,大王,您放心,我会做好廉大将军的后援,半年最好,一年亦不怕,若有闪失……臣当以性命承担一切罪责。</p>

赵王见相国平原君居然说到这个份上,便将手指轻弹着案板,锁紧眉头思索了一会,忽然一下停住,不再犹豫地决定道:“好!既然相国肯以性命担责,寡人就依了你,相国。”继尔他转向廉颇,既重复敲打又叮嘱命令,“廉大将军,这可是相国以自家性命担责,你可得领情。廉颇听命!寡人决定,继续授你为长平关前线主将!必须胜利!等你班师回朝,寡人将为你隆重庆功!”</p>

廉颇瞬间显出诚惶诚恐,望了一下以命担责的相国平原君,表情从未有过的严峻,双手合一,躬身道:“臣廉颇领命!大王,请相信臣,老臣亦以身家性命担责,定然不辜负大王重托,亦不辜负相国之期望!”</p>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万历十八年

万历十八年

庙街四斗米
万历十八年,一代名臣张居正已经作古,年轻的万历皇帝已经开始独断朝纲。于此同时,辽东建州女真也开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镇守辽东的李成梁,却已经步入暮年。现代特工魏刚,意外的穿越到这个时空,于是,这个时空便渐渐的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 本书关键词:历史军事 《万历十八年》
历史 完结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