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奔西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小的她跟在外公跟前,看他用最古老的工具一笔一画地刻着印章,细致有力,一边刻还一边教随忆,“阿忆,你记住,刻章贵在心静,玉石雕琢出来的章是有生命的,只有心静,雕琢出来的章才能让人感觉到你的心意。”</p>
一连几天,随忆都窝在书房的窗前,边晒太阳边刻印章。</p>
萧子渊三个字,在印章上越来越分明,在她心里也越来越深刻。</p>
最后一天下午,随忆在随母的指点下,终于在太阳下山前完成了,试印了之后拿给随母看。</p>
随母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几处,出声赞扬:“我女儿手艺真不错,将来不愁没饭吃,去天桥底下摆个摊,生意肯定火。不过……”</p>
随忆以为是哪里出了问题,“怎么了?”</p>
“你还记不记得你小时候学雕刻的时候,你外公给你讲的那个刻‘百花诗’的傅抱石?”</p>
“记得啊,他在上面刻了两百多个字,很绝妙。”</p>
“所以,你不觉得应该效仿他一下,在这里刻上‘随忆赠’三个字会更好?”</p>
随忆皱眉反对,“不好。”</p>
“没关系啊,用微刻,不仔细看看不出来的。”</p>
“不好。”</p>
随母忽然一脸认真的问:“你不会是忘了怎么刻吧?”</p>
随忆叹气,越来越相信三宝和自己的妈妈才是母女。</p>
晚饭的时候,随忆又问:“妈,三外公没出远门吧?我想把平安扣拿去开开光。”</p>
随母转头看了眼,“这不是你一直随身戴着的那个吗?以前我一直说开光,你不是不信的,怎么突然想起来了?”</p>
随忆眨了眨眼睛,不知该怎么回答,吞吞吐吐地开口,“其实……也许是有用的吧?”</p>
随母的眼睛闪着光,“送人的啊?是那个萧子渊吗?”</p>
随忆立刻住口低头吃饭。</p>
随母不放过她,“给妈妈说说嘛。”</p>
随忆假装没听到。</p>
随母放弃,“好吧,今晚你刷碗,明早带你去。”</p>
随忆立刻点头,“成交。”</p>
说完随母便飘然而去,边走边感叹:“哎,真是女大不中留啊……”</p>
留下随忆在桌前,随忆背对着母亲,不急不缓地喝完碗里的汤,放下碗时喃喃低语:“妈妈,我能为他做的就只是这些了,以后会留在你身边好好孝顺您。”</p>
第二天一早,随母便带着随忆去了离家不远处的山中寺庙。开光的时候,随意一脸的虔诚,随母看在眼里,心里动容。</p>
仪式结束之后,随母支走随忆,“阿忆啊,你去外面走走,我和三外公说说话。”</p>
开光的这位师傅是寺里的住持,也是随忆外公的弟弟,排行老三,从小就有佛缘,家里也没反对,便到了这里。随母每隔几个月就会来看他。</p>
“好。”随忆乖乖地应下来,给三外公施了礼便走了出去。老人一脸慈爱地看着随忆。</p>
随母扶着老人从屋里走出来。老人是看着随母和随忆长大的,如今就像是看到女儿带着外孙女来看他一样,格外亲切,不由得感叹:“一转眼随忆都长这么大了……我记得你带她回来的时候她才这么高。”老人边说边比画着。</p>
随母笑着回答:“是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三叔您的身体还好吧?”</p>
老人抚着花白的胡须,“佛祖保佑,还算硬朗,倒是你要多注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