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紧接着,几乎所有的武将都立即躬身行礼,那意思是极力赞同,毕竟修建英烈祠偏向于武将。</p>
“陛下万岁,陛下圣明……”</p>
赞同声此起彼伏。</p>
大家心里都明白,有太多的士兵战死沙场,他们的名字无人知道,甚至亲人在悲伤一段时间以后,又投入为温饱而劳作生活之中。</p>
这样这些战死的士兵就会被所有人遗忘,也许多年以后,被人偶尔提起。</p>
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为国战死之人,能够被记下也不过寥寥几个人。</p>
大多数人,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连一滴水珠都算不上。</p>
但是英烈祠一旦建成,那就不一样了,每一位为国征战将士,一旦战死沙场,他们的名字都会被刻在英烈祠里。</p>
被后人知道,接受后人祭拜,也算是一种流传千古。</p>
能够进入英烈祠,对于将士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p>
秦燕君这一提议,几乎得到所有武将的赞同。</p>
但是很多大臣却沉默了,修建英烈祠对于他们没有任何的好处。</p>
特别是那些文臣,他们大都手无缚鸡之力。</p>
要让他们上战场杀敌,几乎是不可能,百年之后,谁还会记着他们。</p>
所以修建英烈祠对于文官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好处。</p>
对于武将们来说可是巨大的好消息,让武将在朝中地位提高不少,让文官们隐隐感觉到了威胁。</p>
看到议政殿中的情况,身为文臣的几位尚书大人觉得自己应该说些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p>
反对修建英烈祠,这种和皇帝对着干,而且还拉仇恨的事情,他们又不蠢,自然不会硬刚。</p>
真的当那些武将好欺负,真的把对方逼急了,打你一顿也只能受着。</p>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