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非典型网红【65千字!】 (第3/3页)
纯纯的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台小姑娘核对了预约,指给李悠南杨慧老师的办公室方向。
杨慧老师看起来比想象中年轻,但眼神里带着点习惯性的审视。
握手时力道很干脆,没什么客套话,直接引李悠南进了一间小会议室。
她递过来一份打印的合作意向书,语速挺快:“李老师,这是一个我们合作的视频博主的通用合同模板,酬劳是按照视频的影响力来计算的,你看看。”
“我们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嗯,有一定流量的博主,但效果不太理想。”
她顿了一下,没明说,但意思李悠南大概懂,无非是觉得那些人内容水,或者配合度不高。
李悠南接过纸,没急着看条款,先笑了笑:“叫我悠南就行。杨老师,不瞒您说,我是真挺喜欢这地方的。”
她抬眼看了看李悠南,有点意外李悠南没直接谈钱或者粉丝量。
她靠在椅背上,问道:“哦?那你对南昌历史了解多少?”
“谈不上多深。”李悠南实话实说,“知道它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也了解点滕王阁的兴废,还有那口灌婴挖的豫章故郡的老井。哦,还有那些骑楼……”
李悠南随口说的都是自己进入这里的一些了解。
杨慧没接话,但目光闪烁了一下,刚才绷着的肩膀似乎松了一点。
李悠南开始看那份意向书,内容挺常规,就是希望李悠南配合拍摄突出南昌红色文化、城市风貌的短视频,用他的账号和官方的账号共创发布,后面附着一些资源置换和象征性的车马费。
报酬不高,在5000块到15000之间,但在李悠南意料之中。
李悠南在看的时候,杨慧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看起来……你挺年轻的。”
李悠南点了点头,说:“二十五。”他抬起头笑了笑,“也是刚刚辞职。”
杨慧微微愣了一下,身子微微往前靠了靠,眼神中露出感兴趣的神采,笑着问:“你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李悠南又低下了头,说:“之前在滨海市的一家上市企业里,搞软件开发维护之类的。”
“软件工程师?”
李悠南笑笑,“工程师不敢当。”
杨慧又问:“那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呢?”
李悠南轻描淡写的说了自己的母校名字。
杨慧眼神中终于闪现出一丝惊讶,接触的网红里面,目前就李悠南的履历最好了。
“你的学历这么高,而且那个工作也挺不错的,还在滨海市,嗯,为什么会想不开辞职跑来当网红呢?”杨慧随意闲聊一般问了一句。
想不开?
嗯……
对于这个问题,李悠南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一页一页地翻阅着手里的材料,说:“杨老师觉得网红这个工作和软件工程师相比……”
李悠南抬起头,“哪个更好呢?”
杨慧微微愣了愣:“倒是不好说……”
李悠南笑起来:“我也觉得。”
杨慧微微沉吟了一下,也笑了笑。
此时杨慧看李悠南,脸上那层职业化的疏离感淡了不少,她拿出手机开始搜索李悠南的账号,两人便一个看手机视频,一个看合同。
过了一阵子,杨慧有些惊讶地说:“你这兴趣还挺广……跑酷、做饭还有木工?跟一般……不太一样。”
“瞎玩呗,”这会儿李悠南也看的差不多了,将合同放下,“一个人走,路上总得找点事做。拍视频也是记录,顺便看看能不能认识点新朋友,了解点新地方。”
李悠南拿起意向书,指着其中一条关于内容修改权的,说:“这条,如果只是涉及史实错误或者导向问题,我完全理解。但如果是风格或者我个人觉得有意思的点,希望能稍微沟通下?当然,大的方向肯定按你们宣传需求来。”
她点点头,这次很爽快:“这个可以商量。我们主要是怕内容太……浮躁,或者有硬伤。”她语气明显缓和了,“说实话,悠南,跟你聊这几句,感觉你挺实在,不是那种……嗯……飘着的。”
“接地气才能走得远嘛。”李悠南笑了笑,“我觉得其他都没什么问题了,具体拍摄的话时间就定在明天,你看行吗?”
杨慧彻底放松下来,伸出手:“行!那就先这么定,晚一点的时间,我让我们的编导联系你,把具体的创意和脚本发给你,再讨论一下!”
……
晚一点的时间,并没有太晚。
李悠南只是出去溜达一圈的时间,杨慧就联系了他。
这次会议室里多了两个人,一个扛着挺专业摄像机的大哥,还有个看着挺干练的小伙子,是编导。
“悠南,这是我们中心的摄像张哥和编导小刘。”
杨慧介绍着,把一份更详细的方案推给李悠南,“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你跑酷这个点特别适合串联城市地标,视觉冲击力也强。想由我们这边出专业团队来拍,你负责出镜和动作,怎么样?这样内容质量更有保障。”
李悠南仔细看了看方案。
他们构思挺巧,想用跑酷动作把滕王阁、八一广场、绳金塔,还有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地方串起来。画面设计里有远景、中景,还有他身上挂运动相机拍的第一视角。
有点类似厦门龙哥剪辑的那种视频。
“可以!”李悠南点点头,“跑起来看城市,角度确实不一样。不过……”李悠南转向摄像张哥:“张哥,跑酷动作快,路线变化多,拍摄上会不会有难度?特别是跟拍。”
张哥咧嘴一笑,拍了拍他的机器:“放心,搞这个我们有经验。提前踩好点,设计好路线和机位,广角、长焦、稳定器都备着。再给你配个运动相机,你头盔或者胸口固定上,拍主观视角。我们还有人带小飞机,拍大全景。”
运动相机李悠南倒是有。
“安全第一,”旁边的小刘编导插话,“我们会在你规划的路线上安排安全员,地面也尽量清理干净。你自己最清楚动作难度,千万别勉强。”
杨慧在旁边听着他们讨论技术细节,没怎么插话,但神情明显比第一次见面时放松多了。
等聊得差不多,她才开口:“拍摄周期大概两天,集中拍。团队、设备、后期都是我们负责,你专心出镜和提供创意。费用方面,还是之前谈的,外加拍摄期间的食宿和保险。你看行吗?”
“行,挺合理。”李悠南爽快答应。
报酬确实不高,但人家出人出力出设备,还管吃住,等于免费体验了一把专业团队服务,还能深度玩南昌,最终视频出来以后还是共创发布的,给自己也会带来一波流量,不亏。
“脚本咱们再细化下,把每个点的动作和想表达的感觉定一定,拍起来效率高。”
“好!”杨慧拍板,“小刘,你跟悠南再碰碰分镜脚本。张哥,踩点安排上。”
她转向李悠南,难得开了个玩笑,“悠南,这次可别把我们的设备当跑酷道具跳过去啊。之前合作有个团队,机器差点摔了。”
李悠南也笑了。
走出融媒体中心,南昌的太阳还是那么烈,晒得地面发烫。
想到后面要带着专业团队在熟悉的城市里飞檐走壁,心里有点小兴奋。
这一次拍摄的视频肯定比之前在厦门的那一次质量更高。
毕竟人家是专业的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