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青花【8888字!】 (第1/3页)
纯纯的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收音机调了个台,声音有点杂,断断续续放着一首老歌。
李悠南也没仔细听,就让它响着。
一边听录音,李悠南的脑子里自然而然地就开始想着一些关于电台操作的知识。
高清无码的高阶知识,普通人硬学都不一定能学会的那种。
他不得不再次惊叹于系统的强大。
曾经他刚刚接触电台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力气考过a证,只觉得c证的持有者已经很牛了。
但没想到对于系统来说,拿到c证才是。
如果能够机缘巧合,获得系统的二级甚至的电台操作能力,不敢想象能玩出什么样的花样。
哪怕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台永不过时。
无论是在无人区穿越,还是遇到某些突发的灾害,这种不依赖于卫星光纤等的通讯方式,永远都是保下限形式的存在。
眼下,李悠南还没有自己的设备,不过也不必着急,慢慢开车回到家里,抽时间去把该弄的都弄了,至少目前是这样计划着的。
一个人开车,李悠南开得依旧不算快。
阳光透过前挡玻璃晒进来,有点晃眼,李悠南把遮阳板掰了下来。
导航显示离景德镇还有段路。
李悠南不着急。
路上大货车不少,有些看着挺旧了,后面车厢盖着帆布,鼓鼓囊囊的,大概是运瓷土的。遇到它们,李悠南就放慢速度,等看清了对面没车,才打灯超过去。
超车的时候,手心有点汗。
唉,驾驶技能啊……
又开了一阵,看到路边一个蓝色的牌子,写着“景德镇界”。
心里松了一下,快到了。
肚子有点空,想着到了地方先找个地方吃碗粉。
路边开始出现一些卖瓷器的铺子,大大小小的花瓶、碗碟堆在门口。
天突然开始变得灰蒙蒙的,但雨没下下来。
车窗开了一条缝,风灌进来,带着点湿土的味道。
李悠南轻轻踩了脚油门,继续往前开。
……
车开进景德镇,感觉空气里都飘着点瓷粉味儿,天还是阴阴的,但没下雨。
李悠南按着导航,在市区边上找了个停车场,把小酷酷停好。
李悠南随后联系了一下祝清越,她正在往这边赶,估计要半个小时才能到。
李悠南礼貌地问了一句:“吃了没?”
祝清越说吃了。
李悠南便说:“那我自己找地方吃了。”
祝清越发了一个气呼呼的表情过来。
先找地方吃饭。
肚子是真饿了,沿着街走,看到一家小店,门口支着口大锅,热气腾腾的。
进去要了碗冷粉,加了个荷包蛋。粉端上来,拌着酱料、咸菜,辣辣的,很实在。
老板娘在柜台后面逗孩子玩,店里就李悠南一个客人,风扇在头顶慢悠悠地转。
吃得鼻尖冒汗,胃里舒服了。
吃饱了,人有点懒洋洋的,时间也消磨得差不多了,祝清越总算是到了。
两人会合,李悠南看到祝清越似乎清瘦了不少,而祝清越则望着他眼前一亮,笑着说:“你好像看着变黑了一点啊。”
这倒是实话,在黄山的时候晒太阳晒的吧。
两人就像是很久不见的朋友一样,没有什么尴尬的,很自然地聊天。
他们两人商量了一下,第一站不想去大博物馆,听说陶溪川晚上更热闹些,打算留着傍晚去。
计划是就顺着街溜达。
路两边好多卖瓷器的铺子,大的小的,密密麻麻。有些看着挺高档,玻璃门亮堂堂的;更多的是那种老铺子,门口堆满了各种碗碟、花瓶、茶具,摞得老高,看着有点悬。
走累了,看到有个弄堂口挂着“手工拉坯体验”的牌子。
两人对视了一眼,果然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好奇心,很是默契地一起钻了进去。
这是个小作坊,里面光线也不太好,地上湿漉漉的。
一个老师傅正坐在轱辘车前,手指头沾着泥水,捧着一坨泥巴转。
泥巴在他手里像活了一样,一会儿鼓起来,一会儿收下去,慢慢成了个花瓶的样子。
李悠南看得有点出神,就站在门口看。
老师傅也没抬头,专心玩弄着手里的泥。
空气里有股潮湿的泥土味儿,还有轱辘车嗡嗡的低响。
看了一会儿,李悠南觉得手上像沾了泥水似的,有点黏糊。
祝清越一脸跃跃欲试的样子,价格才30块钱,她爽快地直接付了60。李悠南原本并没有打算体验的,眨了眨眼睛,被祝清越拉着坐下了:“试一下嘛……”
事实证明,这东西并不是第一次就能弄好的手艺。
李悠南坐下,小木凳有点矮。他学着老师傅的样子,把泥巴用力摔在轱辘车圆盘的正中间。
泥巴冰凉,带着一股子土腥气。
李悠南按老师傅教的,脚踩踏板,轱辘车“嗡嗡”地转起来,震得底下发麻。
他手沾湿泥水盆里的水,学着去捧那块泥巴。
看着容易,自己一上手全不是那么回事。
第一次玩儿,动起来李悠南并不容易找到那种窍门。
李悠南微微叹了口气。
他的目光望向了那边的祝清越。
泥巴在她手心服服帖帖,随着轱辘转动,稳稳地向上生长,已经有了个小碗的雏形,边沿圆润均匀。
她抿着嘴,眼神专注,手指上的动作看着也轻柔。
老师傅踱过去看了一眼,没说话,只微微点了点头。
李悠南眨了眨眼,直到祝清越用细铁丝从泥坯底部利落地一割,一个完整的小碗就托在了她手心,放在旁边的木板上,形状周正得很。
事实又证明,有的人哪怕第一次也能玩的很好。
随后祝清越兴奋地拍起了手,这才从那种沉浸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扭过头望向了李悠南。
李悠南微笑着,随手自己弄的放在了一堆泥坯的后面……藏起来。
祝清也忍不住就笑了起来,眼神里跳动着得意。
李悠南有些无趣地摸了摸鼻子。
祝清越溜达过来,给他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杰作,李悠南说:“厉害了,简直是艺术品。”
祝清越谦虚地说:“就是块泥巴啦。”又说:“你要不再试一下吧?”
李悠南咳嗽了一声:“算了。”
祝清越低着头:“可是我还想试一次呢。”
李悠南愣了一下,哑然一笑:“那你就再试一下嘛,我等你。”
祝清越抬起头:“那……那就辛苦你啦!”
李悠南笑了笑,其实他本来就对观看这件事情更感兴趣。
祝清越又开始体验下一个,李悠南看了一会儿,忽然目光被架子底下散落着一些废弃的泥块吸引了。
李悠南蹲下去,手指在湿漉漉的水泥地上摸索,避开那些被踩扁的泥饼,终于抠出一块稍微像样的。
比拳头小些,形状不规则,但质地还算均匀,捏着有点韧性。
李悠南靠墙找了张矮凳坐下,没什么人注意。
随手掏出裤兜里那把瑞士军刀,刀刃弹出,薄而凉。
手指捻着那块废泥巴,没急着下刀,指腹感受着泥的湿度和硬度,脑子里没什么具体图样,就是觉得这块泥的形状……有点意思。
一个凸起的疙瘩,下面连着个扁圆的身子,侧面还有个自然凹进去的弧度。
李悠南只是凭着感觉,刀刃贴着那块凸起的疙瘩,非常轻地削下去,顺着一个微妙的弧度走刀,让那个疙瘩渐渐显出一个圆润的、微微昂起的轮廓。
像某种小兽的头颅。
如此,他的脑子里一个形象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他微微一笑,刀尖极小心地在头部前端点了两下,两个小小的凹坑,眼睛的位置就有了。
没刻眼珠,留着空洞,反而显得有点懵懂。
没用多少时间,一只巴掌大的、蜷缩着打盹的泥塑小肥猪就卧在李悠南的手心里了。
它闭着眼,短腿收在圆肚皮下,耳朵耷拉着,螺旋尾巴松松地卷着。泥还是湿的,带着作坊里特有的凉意。
那些用刀尖刮出的腹肋褶皱、耳朵的弧度、尾巴的螺旋,甚至小短腿的轮廓,都异常清晰、圆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