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中东铁路 (第2/3页)
向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座火车站始建于1899年10月,最初只是一座临时搭建的小房子,叫松花江站,俗称秦家岗站。
1903年7月14日,随着中东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运营,才改为哈尔滨站。
火车站建筑风格独特,外立面为白色理石,大红色瓦顶,属于典型的中西合璧‘新艺术’风格。
主楼顶部的大钟显示:8点40分。
车站一共有五个大厅,左边是中央门厅和餐厅,候车室分为三等,最右边才是中国人候车室。
看到这种分布,唐枭脸色就有些难看。
陈卫熊拉了他一把:“想啥呢?没挂‘中国人和猪狗不得入内’,你就偷着乐吧!”
唐枭恨恨道:“奶奶个腿儿,早晚把这些外国人赶回老家去!”
火车站前人流熙攘,马车辚辚,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各色人等鱼龙混杂,洋人、商贾、劳工混杂其间,尘土与喧嚣共舞,一派繁忙而纷乱的景象。
两个人买完票,蹲在候车厅门外看了好一会儿,五十分钟后才上了火车。
长春县距离哈尔滨五百多里路,人们习惯称其为宽城子,之前改叫过长春府,1913年才改称长春县。
唐枭是第一次坐火车,看啥都新鲜。
陈卫熊买的是头等车厢,据说前几年还不卖给中国人,这两年有钱就可以了。
车厢里都是木质座椅,刷着亮晶晶的油漆,十分宽敞,并没有坐满,几乎都是外国人。
火车慢得像老牛一样,好半天才发车。
唐枭将车窗抬了上去,趴在小桌板上往外看。
松花江南岸布满铁路线,临江铁路贯通了整个江岸,铁路边一排排高大的仓库和货位,满载货物的列车穿梭往来。
不远处的码头上,等待装船运往俄国或通过水陆转运英、法等国的东北土特产堆积如山,木材、煤炭、粮食、皮革、牛马、生猪等等眼花缭乱。
陈卫熊指了指,说:“看见了吗?都倒腾走了!”
唐枭没说话,目不转睛看着,又是生气,又觉得鼻子一阵阵发酸,再抬头看向那些谈笑风生的外国人时,目光就凶狠起来。
中午,两个人去餐车吃饭。
红菜汤挺好喝,烤肉串和红烩牛肉味道也不错,黑面包不怎么样,又酸又咸又臭,而且价格太贵。
吃完饭,点上烟,两个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起来。
说起院子里这些姑娘,唏嘘着都不容易。
聊起牡丹,唐枭说她告诉自己,她在没来百花楼之前是在鹊桥会做清倌儿,说陪客人的时候要坐在客人腿上,用舌尖把嗑好的瓜子送到客人嘴里,瓜子上面还不能有一点唾沫星儿。
有的清倌儿更厉害,把瓜子放在手里,轻轻一拍就能弹到嘴里,在嘴里剥开瓜子,靠近客人,一吹气,瓜子就会落进客人嘴里。
陈卫熊说我当然知道,这丫头就是我去买回来的!
又说,咱们百花楼就不错了,没那些低级手段,姑娘们端起架子,身价反而更高。
一些低端窑子的老鸨子,为了让这些窑姐俯首帖耳,成为她的摇钱树,除了好多规矩外,还制定了许多习俗,从精神上约束她们。
常见的有‘祭鞭’。
用编织成的马鞭里藏着钢针,新买来的丫头必祭此鞭。
夜深人静,将鞭供在五大仙牌位前,让姑娘跪着,老鸨子亮底讲规矩,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灌输笑贫不笑等思想。
说完这些开始恐吓、威胁,如敢违抗必遭鞭笞。
直到姑娘发誓,表示顺从,这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