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说这话是有充分依据的。
毛在《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写道:土籍的本地人和数百年前从北方移来的客籍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界限,历史上的仇怨非常深,有时发生很激烈的斗争。
毛所说的客籍人,就是客家人。
土籍人就是当地人。
他们的历史仇怨之所以非常深,就是因为客家人占用了当地人的田地与山林,又不给钱。
也就是说是强行占有,人家自然不干,自然会拼命。
话说回来,客家人占领的是当地有钱的人家。
解放以前,当地贫富分化非常严重。
据毛《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一文介绍,当地土豪与地主占有当地百分之七十的土地。
客家人与当地人产生纷争的对象,也是当地的土豪与地主。
他们拥有绝大多数土地,弄得客家人没饭吃,没有衣穿,甚至没有住的地方。
他们走投无路,只好抢了。
也就是说打劫。
当然,这是不好听的词,好听一点词就是打土豪。
但本质上并无二样。
最著名的就是大革命时期井冈山上的袁文才和王佐。
他们是客家人。
在革命队伍没有来到井冈山之前,他们就组织了一支客家人的队伍,平时躲进深山老林,夜晚出来抢当地有钱人的财物。
这是以命相博的买卖,斗争非常的残酷。
这也是没有办法,因为那时候,客家人在当地没有生存权,即使有,也是备受歧视与虐待,有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以革命队伍一来,他们就投靠过去,因为革命队伍实行的是打土豪,分田地,也就是在为客家人争取生存权,他们自然欢迎。
革命队伍没来之前,他们只打土豪,不分田地。
不是不想,而是力量太弱,斗不过当地土豪,只能采取抢一把就跑的战略。
他们打土豪也是分直接和间接。
所谓的直接,就是直接跑到土豪家去抢。
最开始就是这样。
据传客家人曾组织了一支五十人的队伍,去抢当地一家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