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1/3页)
末名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7章</p>
杨一木又直接点明了散伙的问题,比如以后有本钱想单干了,这问题怎么处理</p>
方强听了,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急忙开口解释:哥,我可不是那种不仗义的人......</p>
杨一木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目光盯着方强:我跟你合伙,就是觉得投缘。其实找谁合伙不是合伙我老家也是富平的。丑话还是要讲在前,以后才能走得更长远。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永远的事情,先是生意,然后才是朋友。如果有一天你要是想单干了,必须提前跟我说一声,这也是对我的最大尊重,以后我们还能做朋友。要是闷声不响地走了,那连朋友都没得做!</p>
哥,你这是拿话臊我呢方强急得直搓手,说道:我是那样的人吗你这么信任我,我肯定不能辜负你啊!</p>
方强心里清楚,光人家那两千斤粮票就值四百块,可人家愣是连个字据都没立,这份信任也是分人的。</p>
从没有人这样无条件地相信自己。</p>
他感觉自己前二十二年白活了,也第一次感觉自己找到了组织,今后日子一下子有了奔头。</p>
就这么个大粗腿,想不抱紧都难,又怎会轻易松手呢</p>
说不感动那都是假的!心里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惶恐,怕给人家事情办砸了,对不起人啊!</p>
两代人的观念确实不一样。</p>
对杨一木来说,这六百块只当测试人品的筹码。</p>
可对方强而就不同了。</p>
他爸原在玻璃厂干灯工大师傅,一个月才挣三十一块钱;母亲在街道厂糊火柴盒,半天班每月只有十二块五毛。</p>
这六百块钱,这几乎是他全家不吃不喝一年多的收入。</p>
方强把杨一木送到路口,杨一木让他回去,他没坚持,就匆匆忙忙的回到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大团结和一沓子粮票,笑歪了嘴,一张张的数着都带劲,闻着也觉得比香,心里自认翻天覆地做主人了。</p>
旁边的方兵也不看书了,走到跟前,说道:哥,那人我看着没你大呢,你喊人家一口一个哥这钱呀票呀人家真给你了</p>
方强脸上有点挂不住,瞪眼斥道:胡咧咧个啥,关羽比刘备还大一岁呢,不照样认刘备做大哥跟你说也不懂,以后哥带你吃香的喝辣的,好不</p>
杨一木回去的时候倒是挺快的,回到旅社的时候太阳还没西垂。</p>
第二天大概在鸡叫二遍的时候,杨一木又赶紧起来了,揣了四千斤省票、一千国票,就往城里走。</p>
一路没歇,从西郊到城里主道都是简单的石子马路,坑洼不平,杨一木记得九十年代中后期这里才修成了水泥路。</p>
摸黑到了城南的时候,天还没放亮。</p>
凭着记忆,先去了方强家,他家院门开着,里面透出灯火,时不时传出说话声笑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