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酿四喜丸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贾蓉嚷嚷道:“爹,您还是用些吧,一会管事来了,您哪还顾得上肚子啊。”说着,冲甘草示意,“瞧瞧厨房有没有馄饨,快给老爷煮一碗呈上来!用鸡汤!”</p>
贾琏不由失笑:“蓉儿果真大了,都知道关心珍大哥哥了。”还晓得用鸡汤。</p>
想到从未如此讨过贾赦欢喜,他突然悟了,或许这手段也该学一学!便是被骂和被踹少了,那也是值得的,不过一句话的事儿。</p>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就有如此心机,自愧弗如啊。</p>
贾珍的茶盏空了,贾蓉殷勤地再次满上,嘴比抹了蜜还甜:“爹,炕烧的热,有些干燥,再用些蜜水润润。不过也不能多,还要用馄饨呢。”</p>
“肉麻。”贾琏身子一颤,谁家父子关系这么腻歪?最多问候一声吃了吗睡的可好,谁还会问吃的什么、好不好吃、好吃的要不要多用些?亲爹不到而立,便伺候的跟七老八十的祖宗似的,也不嫌寒碜。想到这里,便又抖了抖,反正他是没法想象同贾赦如此亲近的。</p>
说来这京中各大家族中的男丁没几个能做到与长辈如此相处。</p>
男丁一出生便养在乳母跟前,做父亲的一天看过一回或问上一句都算关心。</p>
等到了启蒙的年龄,自然而然挪到前院,身边跟着的还是乳母,做父亲的能每天问问学业已经很负责了。这父子关系又怎能不生疏?</p>
等再大一些,入了国子监或者书院,见面机会更少,关系哪里能亲近?</p>
哪怕是家族倾全力培养的继承人,似乎也不完全出于亲情,更像家族盛衰的需要,担当的是家族昌盛的工具人!</p>
这么一寻思,便有些悲凉。</p>
抱孙不抱子,这是谁提出的理念?狗-娘-养的。</p>
一时之间,贾琏难得想的多了些,心中滋味莫名。</p>
不过,身边贵族子弟多数都是这情况,能聊以***?</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