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神不死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贺兰演武场,东宫卫队警戒森严。</p>
场中,林冲和太子仁孝一青一少俩个武友以棍术对决,形态激烈霍霍生风。对决中,太子不断发问,林冲悉心解答,气氛却友好和谐。</p>
“你为什么强调我研习棍术?”太子探究道。林冲遂答:“棍是中原武术中最常用的武器,它刚柔相济,凶悍和仁慈并存。”</p>
做为一般常识,武术伤人夺命,是降服他人的手段。太子对林冲所说仁慈表示不解:棍术与仁慈又将怎样关联呢?林冲侃侃而谈:</p>
“相传棍术起源于嵩山少林寺。佛门圣地避讳刀兵,但寺中僧人却要看护寺院不受侵犯,为此便以嵩山上唾手可得的木棍作为防身武器抵御歹人,天长日久后,棍术便自成了体系。”</p>
太子豁然:“即可御敌,又免杀生,果真是刚柔相济,凶悍和仁慈并存。佛门中人倒是煞费了苦心。”</p>
太子虽说年少,却天资聪慧,在对林冲的敬重中表现得虚心好学,林冲则在感动中将自已的本领尽数相倾。</p>
“棍作为武器,还有个最大的便利。”</p>
“林老师快些告诉我。”</p>
“刀枪剑戟不便携带,反倒会引发误会导至祸端。而木棍却随手可得,说理用强均两便。”林冲的话别开生面,折射出武学哲理。</p>
太子掂掂手中木棍,快乐地总结着自已的体会:“说理用强均两便,正好又印证了刚柔相济、凶悍和仁慈。”林冲情不自禁赞叹:“太子天资聪慧,若是武学中人,日后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家!”</p>
“你这话萧妃也曾说过。”太子少年般欢娱道:“我当时不以为然,萧妃并非武人,一定是在讨好我。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我才真正感到了开心,反过来又十分感谢萧妃举荐了你这位好老师。”</p>
太子刻意将萧音和林冲连在一起视为知己,不得不令林冲由衷的感动和欣慰,思绪因萧音而驰骋。孰料,太子在兴味盎然间狡黠一笑,提出了一个令林冲始料未及的问题。</p>
“那我再问你。”太子犹如考问:“我贵为太子,一国之储君,驾前驾后侍卫无数,何况刀枪剑戟?即使是以后御驾亲征、东西杀伐,也总不至于提条棍子在手上吧?那会成何体统?你教我精研棍术,岂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p>
太子所问已然超出了研习武学,涉及到了朝堂复杂的变数!林冲缄默,变得严肃。</p>
“不便回答我吗?”太子则不依不挠地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