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文学 > 其他小说 > 仙缘:方寸之间 > 第136章 议事,大兴之兆
    ();

    玉清门,主峰之巅。

    正殿巍峨,恍若自仙阙飘落而下的琼楼玉宇,雕梁画栋,绮丽非凡。

    檐角高挑,宛若飞翼振翅欲飞,直欲冲破九天云霄。檐下悬铃剔透,随风摇曳,其声清脆悦耳,宛若天籁之音,绕梁不绝。

    殿内广袤,然而却陈设稀疏,几为空室。

    中央处,五位道者宛若仙风鹤骨的陆地神仙,各相距约十丈之遥,五角星式盘坐于团蒲之上。

    其中一金丹圆满修士,愤愤而言:

    “此番仙城插手,致使猿头山一事功败垂成,实乃可恼!”其面容刚毅,眉头紧锁,声音中饱含不满与愤怒。

    旁侧一老者,体态圆润,闻言呵呵一笑,凭空好似轻抚光秃无毛的须髯,温言抚慰:“萧师弟,切莫急躁,你的脸若是继续拉着,恐将落地矣。”

    萧师弟闻此,双眉一挑,目眦欲裂,反驳道:

    “庞师兄,你不似我,整日里修身养性,炼丹游玩,全然不顾门派之事。若众人皆如你一般,谁人主持大局?”

    庞师兄闻言,轻摇其首,微笑摆手,似对萧师弟的激动不以为然。

    凭空取出茶炉,沏香茗一壶,轻啜一口,似陶醉其间,闭目养神,仿若世间纷扰皆与他无关。

    此时,一相貌极为清美的女道人开口:“庞师兄所言甚是,此非祸事。”

    她双眸澄澈如秋水,静静凝视萧师弟,其声如流水般悦耳动听,却又带着一丝清冷之意。

    萧师弟闻女道人所言,声音稍缓,犹带悲怆:

    “玉师姐,既然此非祸事,然而又有何好处?”

    略一沉吟,续道:“此番围剿猿头山,我门筑基弟子前后参与战事的,计一百三十五人,身陨者达三十有余,练气后期弟子六百余名,伤者无算,更有近三百弟子,恐再不能……再不能……”

    言及此处,萧师弟声微哽咽,未尽之语,终未出口。

    玉师姐闻言,轻叹一声,其声略沉:“此乃天命所归,身死道消的弟子,虽令人痛心,然而于山门而言,未必非福。”

    她昂首望向大殿顶部,续言:

    “我玉清门,近年来发展迅猛,门中弟子多有骄纵之气,实战经验匮乏,虽表面鼎盛,实则战力不足。此次生死历练,虽人数锐减,然而所存者,皆为精英中的精英。”

    言及此处,她气势突然凌厉起来,言语间更添冷漠:

    “至于那些阵亡的弟子,虽令人扼腕,然而从修道角度看,此乃他们必经之劫。能度之,则升华,不能度,亦是天命。”

    “然而……”

    萧师弟欲言,刚出口“然而”二字,便被玉师姐厉声打断。

    “并无‘然而’!”

    玉师姐语气冷冽如冰:

    “你表面霸道,实则心软。必须立于大局,更要与天地大道共鸣。否则,你如何突破元婴境界?”

    言及此处,她似更为愤怒,继续斥责:

    “我等几人中,你资质最佳,三十五岁结丹,七十岁便达金丹圆满。然过去五十余载,你却始终未能突破元婴之境,皆因你道心不稳,不能与天地大道共感。”

    “你至今仍不明了?”她厉声问道,“何为生命?何为天道?”

    言既毕,指向萧师弟刚毅的面颊,戏谑道:

    “你的面庞若再圆润几分,勿再愁眉苦脸,以道心观生命之演变,则元婴境界何愁不得?”

    “吾等几人,皆近百岁方至金丹,达至圆满又耗去一甲子时光。如今寿近两百,虽说寿命还有百年多,但是欲突破元婴境界,仅余数十年光阴罢了……”

    玉师姐言至此,长叹一声,面露忧色。

    “……”

    此时,一极为英俊的道人,身着淡青道袍,面带微笑,轻挥双手,似拂去话题之尘埃,转而向大殿正位,恭敬问道:

    “掌门,您意下如何?”

    众人目光皆聚于大殿正位的道人身上。

    其清瘦面容,无多余表情,宛若静谧山峰,深邃眼神似能洞穿一切,却又似对万物漠不关心。

    掌门微微颔首,平和之声缓缓道出:

    “诸事皆由天命,无需过于忧虑。”他略作停顿,似在沉思后续之语。

    片刻后,娓娓道来:

    “至于仙城此番干预,于我玉清门而言,实乃一桩幸事。”

    “秘境内的魔界裂缝通道快速扩大,能容金丹级能量通过,魔族已完全占据秘境,若强行夺取,恐惹更大麻烦,一个不慎或许生灵涂炭。故此,魔族之事,仙城必将迅速封印通道,那些本欲浑水摸鱼的宗门,亦终将一无所获。”

    “世间强弱,皆因势而异。此番幽魂宗损兵折将,此消彼长,日后北方数千余里范围,我玉清门必然更易控制,亦能更好为凡人一个立命的环境。”

    “与此同时,诚如玉师妹所言,历经此番砥砺,门内也必将更加团结。”

    “据吾感悟天道,山门虽短期内或有压抑,然不日将有众多新星闪耀。”

    “此为大兴之兆。”

    言及此,转视那位绝美的玉师妹,轻声道:

    “重金安抚那些不幸的弟子家属,让他们衣食无忧。”

    “山门大选将至,此次宜扩大选拔名额。此事,便劳烦玉师妹你主持。”

    ……

    此时,白夜宅院大殿内,气氛凝重异常。

    夜魅身着一袭赤红长袍,正襟危坐,其绝世容颜之上,双眉紧蹙。

    她目光如剑,冷冽地扫视着殿内数位玉清门丹峰弟子。

    这些弟子有些虽年长,但在她面前皆低头垂首,心怀敬畏。

    “玉清门撤离猿头山已三日,何以不见白夜踪影?”夜魅声音清冷而严厉。

    其中一位弟子,忐忑不安地出列,小心翼翼地回答:

    “夜师叔息怒,弟子等已竭力寻找白夜师弟。我们曾向其所在的第七组询问,剑峰曹师兄言及白夜师弟曾前往鼠山,后便杳无音信。撤离时,曹师兄又在原地等候数个时辰,终未见白夜师弟归来,故随众人撤离。”

    另一弟子补充道:“听闻刑罚峰有师兄亦在等待白夜师弟,但是后来也消失不见。”

    数位弟子目光中流露出对夜魅的敬畏与恐惧。

    夜魅眉头更锁,微闭双眼,似在沉思。

    须臾,她双眸重睁,闪过一丝坚定与决绝。

    猛地站起身来,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继续寻找!”

    “务必寻回白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