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文学 > 玄幻小说 > 祖宗诶!选妃呢?历史作弊器来喽 > 第319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清朗人间,要清白天下!
    ();

    宣德十年,正月末。

    宣德皇帝,命群臣在文华殿拜谒皇太子朱祁镇。

    正月三十一日,宣德皇帝,崩于乾清宫。

    遗诏言——朕以菲薄,获嗣祖宗大位,兢兢夕惕惧,弗克负荷,盖今十有一年矣,而德泽未洽于天下,心恒愧之……国家重务交由皇太后处置。

    同年。

    八岁的英宗继位。

    大明改国号正统。

    手握大权的张太后,日常工作只有三件事:皇帝的吃奶上学、国事交给三杨、心情不好就将内侍太监,王振喊来骂个狗血淋头。

    而大明江山,在内阁三杨的管治之下,仍旧有条不紊的运行着,维持着国富民强的盛世姿态。

    于谦,则在送葬完宣宗之后。

    马不停蹄的,返回他心心念念的地方。

    这位江南书生的目光不在升官发财,身披红袍!

    他总是年年不忘,自己第一年,被调去河东州,中原州,巡抚的时候,看见的景象……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不肯报灾伤……为何不肯报灾伤啊,还不是因为官不为民,报了也无用嘛!

    仁宣之治,创建出来的盛世,刚开始也没几年。

    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

    正统四年。

    于谦依然蹲在田地头搞扶贫,多年心血,终于换来粮食大丰收。他看着无边无际的金色麦浪,他难得有闲心做了首诗。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牙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

    正统六年。

    他巡抚的中原州,河东州,收获粮食数万石。也就是几百万斤!

    换了其他官吏,这个政绩,足以被调任回京。

    但是于谦,没这么干……

    他继续写奏疏——大明各州府,府库存粮方式,尚不完备,不能予民康乐,朝堂此后,应当每年统计贫苦田户,官府无息预支口粮。秋后给官府还粮,年老病患家庭全免。立监察队,巡查抽检各地存粮。安全储备粮食不足,一把手不得升迁……

    京城的内阁,三杨,面面相觑。

    杨士奇抚着胡须。

    “这小子,不想回京了是吧!他啥意思?他觉得自己,在中原州,河西州,存储的粮食,还不够多?”

    杨荣略微沉吟。

    “还是遂了他的意吧?不把河东,中原,彻底治理好,他回京也不安心。”

    杨溥则把于谦的奏疏,反反复复又看了好几遍。

    “他的提议很好,可以推广所有州府……”

    同年,中原州,女娲河,多次决堤。于谦又跑去修坝,他把大坝,按段划分到乡,若大坝修建,偷工减料,直接剁负责人。

    大坝修建好之后。

    他又折返回到河东,组织河东百姓在路边挖井种树,荫凉宽阔的八车道外加井水供应,自此,商贾开始在河东州内外流动!甚至出现了有名的晋商。

    之后,他又听说,河东大同,山区众多,百姓苦疾。往届巡抚远远瞧一眼就走了。毕竟这种烂地方,治理好了,也没有政绩!当地村霸盘踞多年,欺男霸女,巡抚去了又能如何?据说那里的军籍军户,若不投靠村霸乡绅,都吃不上饭。

    强龙不压地头蛇。

    但是于谦偏不。

    他上奏,调集了河东的边军,直接闯入!

    他带兵,把那些乡霸全抓了,退还他们强占的民田,又将权贵们私垦的千亩田地收归朝廷。

    也是在那时。

    他在一处偏僻的村落里,遇到了一个青年。

    那青年是大同军籍的军户,但由于耕种的军田,被村霸抢占了,他又不愿意向村霸低头,所以被打得浑身是血。

    家里的粮食,在那时也要吃没了,家中还有母亲要赡养,母亲已经好几日未食正餐了。

    他绝望的在田埂低头痛哭……想着,要不就去跟那些村霸低头吧!

    男儿尊严,若是连娘亲都供养不了,有个屁用。

    但就在这时。

    哒哒的马蹄声传来。

    有人翻身下马,走到他的跟前。

    “我是大明朝,河东巡抚,于谦,要为大同百姓做主……汉子,你叫什么名字?”

    浑身伤疤的青年,抬起头,脸上挂着泪痕。

    “我……我叫郭乾!”

    ……

    于谦,在河东一共十年,那十年间,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

    正统七年,大明朝堂,再起风云,张太后病逝,执掌内阁的三杨,也到了退任的年纪,而在三杨退任同时,于谦,被升任左侍郎,调任回京。

    回京之前,河东知府,来信给他——京城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为正统皇帝,朱祁镇宠信,如今大明朝的官吏,都正想巴结。于大人归京,也应送去礼啊!不要偏执……

    于谦呵呵一笑——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一年的于谦,四十四岁,两袖清风,袖子里连块煤疙瘩都没有。

    他归京之后,别说送礼,看都没去看王振一眼。

    宫廷里,王振,被这个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新任左侍郎,气得伤病发作。

    王振下面的官吏,通政使李锡逢,为了巴结王公公,立即上书弹劾于左侍郎!

    京城之内,于谦,还在家里看兵部的卷宗,就被东厂的人抓走了,关入了死牢。

    他在死牢里呆了三个月,每日披头散发,但是他也不气恼。

    只是每日待在牢狱中,都会梦见,文天祥……要是这时候的自己死了,能有资格,和文丞相见面吗?还是有些不甘心啊!

    而他不知道的是。

    他被关入死牢的消息,被跟着他进京的官军,连夜传回了河东和中原。

    两座州府的百姓,群情激奋。

    他们可不知道什么权倾朝野的宦官。他们只知道,谁要动他们的青天大老爷,他们就和谁拼命……他们是愿意为了那位青天死一死的。

    数万百姓联名上书,河东,中原,更有大群大群的百姓,提着锄头,镰刀,赤着脚,要去京城。

    王振被吓得不敢出门,只是慌忙让人,把于谦,无罪释放。

    出了诏狱,朝廷新的诏令又下来了,让于谦,继续任巡抚!

    因为鲁泰州、秦川州,二十万灾民遇灾,跑到中原讨饭……

    于谦出狱后,都没休息,骑上马,就往中原州赶……他去中原,开粮仓,用他之前,在中原州,积攒的粮食,救济难民,将他们安顿,又给他们,分放田地、种子、耕牛。

    他不怕劳累……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他仍然随时携带者文天祥的画像。不时就拿出来,看着那画像发呆……

    那一天,他看着文天祥画像,写了一首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多年前,刚入仕时,自问的话,已经有了答案。

    他要清朗天下,他要清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