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文学 > 其他小说 > 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 > 第六十七章 海贸之利
    南京城中,出征的大军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大军出发前的一切。

    有了朱瞻埈的指点,又有丰城侯这样的老行伍做副将,朱瞻基这次平叛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十分的充分和完善。

    通过朱高炽的帮忙,朱瞻基求到了户部夏元吉的头上,让他通过户部向民间购买了大量的瓷器和丝绢,用以抵消这次大军出征本应拨付的军粮。

    夏元吉对这件事倒是乐见其成,以他的眼界当然能看出这样做的好处。

    以前之所以不这么做,一方面是没有这种意识,毕竟没听说过大军出征不带军粮,而是到地方之后再去购买军粮的。

    其实在过去,就算夏元吉想要这么做也没有办法。

    在大明本土打仗的时候无非两种情况,对敌或者平叛,地方上的粮食要么是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征调,要么是已经被敌人弄走,通常来说不会给你购买军粮的机会。

    而且与其花费那个时间和精力,耗费金钱去买粮食,还不如让大军去就粮当地。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大明本土的粮食产量就那么多,即便真的花钱去买粮食,能买到的也有限。

    就更不用说粮食运输在古代是个损耗非常严重的事情了,那是十成粮食路上就要吃掉七成的高损耗。

    但这次不仅是运输中损耗很低的海运,还是采用带财货过去,直接在当地购买粮食的做法,这样的方式完全可以保证买来的十成粮食有九成半能送到大军手上,而损耗的半成还是粮食淋了雨发生霉变之类的损耗,而不是在路上就吃掉了。

    所以夏元吉在核算了一下开支,以及问清楚了南洋那边是否真的能够支撑大军的粮食消耗之后,便同意了这件事情。

    随后户部开出了二十万两的汇票作为朱瞻基这次大军出征的军费,以及拨付给了他十万石的粮秣作为大军先期的军粮。

    户部开出的汇票并没有直接交给朱瞻基,而是由户部出面向民间的瓷器和丝绢商人下订单,并大肆收购市面上的瓷器与丝绢。

    二十万两银子的瓷器和丝绢听起来似乎并不少,但实际上这对于大明的民间市场来说只能算是一笔比较大的订单,还没到能造成什么巨大影响的地步。

    事实上,此时大明的民间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程度。

    即便是在原本的历史当中,在经过了洪武、永乐两朝的积累之后,大明的经济也已经恢复到了一個相当可观的水平。

    固然有人会说什么靖难把洪武一朝三十年的积累都打光了云云,但事实上靖难之役绝大部分的战斗都发生在北方,被打烂了的是河北、山东等地,而作为大明真正根基所在的江南七省却并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

    可以说江南七省也就是在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张士诚争夺天下的时候受了一些战火,在这之后江南七省作为大明起家的基本盘,几乎一直都没有经受过什么战火。

    这经济自然也就发展的很好,民间的手工业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不然得话,永乐一朝也不会有钱和技术搞下西洋和北征了,江南地区也不会在明朝中后期发展出资本主义萌芽。

    所以区区二十万两银子的订单,虽然是笔大生意,但却也只是一笔大生意而已。

    想要让其能够影响到整个江南七省、乃至是大明两京十三省,这还远远不够。

    不过对于夏元吉和朝堂上那些真正有战略眼光的人来说,这件事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其所蕴含的利益却是十分惊人的。

    在郑和船队的运作下,价值二十万两银子的瓷器和丝绢分批次运抵南洋,在南洋诸国的港口进行了抛售。

    仅仅只是第一批价值五万两银子的瓷器和丝绢抵达南洋,南洋诸国便为之震动,船队每到一处港口便引得万人空巷,当地但凡有能力出得起价格的富商和贵族竞相购买大明的瓷器和丝绢,颇有一种一时之间洛阳纸贵的感觉。

    当郑和船队抛售完了所有货物,返回交趾布政司将交易得来的粮秣移交给朱瞻基所率领的平叛军队的时候,统计出来的粮食共计二十六万石,其他财货共计折合白银三十万两,获利近十倍。

    粮食自然留给了朱瞻基以资军用,而财货则被船队运回了大明,随后在户部的操持下进行了发卖,最终价值三十万两的货物卖出了五十万两的价格,而这还是因为户部是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发卖,并没有卖出高价。

    根据户部官员事后统计估算,这批货物至少应该能卖出七十万两到八十万两左右的价格。

    最后所有数据合算完毕送到夏元吉手上的时候,这位见惯了钱财的大名户部天官,依旧被这一趟的收益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五万两的货最终换来了二十六万石的粮食和五十万两银子,获利超过了二十倍!利润之丰厚让夏元吉都瞠目结舌。

    朝野上下在得知了此事之后,也都陷入了极大的震撼之中。

    这些读四书五经的夫子们什么时候见过如此丰厚的利润?

    要知道此时的大明海商还不是后世那群已经将势力建设的盘根错节,在朝堂上也有自己扶植的官员的超级政治集团。

    现在的朝堂上,还是以传统的士大夫为主,他们虽然也争权夺利、追逐自身派系利益,但还没到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国家的地步。

    固然传统儒家思想里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的思想,但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也不是傻子。

    二十倍的利润,财帛动人心啊!

    海贸是赚钱的,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

    故宋就是靠着海贸赚来的银子支撑起每年那么多的岁币支出的,而郑和之前下西洋带回来的大量香料更是能直接当成俸禄发放,多的发到了堡宗时代都没有发完,甚至还把大明的香料价格给打下来了。

    可想而知海贸的利润有多么的丰厚。

    只是以前大家觉得能有个倍的利润也就差不多了,再不济十倍的利润也就上天了。

    毕竟这已经是足够让人杀人放火的获利,在那些根本不通商贸的士大夫眼里,这已经是极限了,那南洋可是化外蛮夷之地,能有什么好东西?

    之前他们就是这么反对朱棣派人下西洋的,只不过朱棣派的是郑和这个内宦,于是整个下西洋的活动在名义上就只是皇家的私人行为。

    这些人对此虽然没有什么办法,说到底永乐大帝的刀把子还是很硬的,没人想去挑战一下自己的脖子够不够强项。

    只是他们也还是私下里耻笑,说皇帝这是钻到钱眼里了,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脸面都不要了。

    然后他们就被这二十倍的利润给狠狠地扇了两个打耳光,脸都被打肿了不说,更是被打的脑袋都懵了。

    这黑眼珠子可见不得白花花的银子,再怎么食古不化的老学究在这丰厚的利润面前,也说不出让朝廷舍弃这滔天的利润的话来了。

    真敢说这种话的,朱棣就该查查这人是不是家里和海商有联系,自己从中获利颇丰不想朝廷来分一杯羹了。

    所以,最终在经过了朝堂的讨论之后,解除海禁、恢复对南洋的海外贸易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是朝廷对如何放开海禁还是有争议。

    一部分人认为海贸获利颇丰,应该放开民间贸易,这样可以减少走私,朝廷也能从中征收税赋,提升朝廷的财政收入。

    至于说朝廷亲自下场开展官方贸易、禁止民间参与海贸,这在这些人看来是朝廷在与民争利。

    然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正因为海贸获利颇丰,就更应该禁止民间参与。

    毕竟财帛动人心,朝廷都忍不住的利益,对于老百姓来说又是何等的诱惑?到时候老百姓都跑去做海贸了,谁还来种地呢?

    所以朝廷还是不能对民间开放海禁,反而更应该大力禁绝,只由朝廷来进行海外贸易。

    这二者都有各自的逻辑链条,也有各自的理论依据,在朝堂之上也没有说谁的支持者更多更占优势,于是这事就僵持了起来。

    虽然还有一小部分人说什么禁海是祖制,朝廷不该违背《皇明祖训》云云,但这种话显然已经没有什么市场,朝堂上下也显然不会去听这个。

    不过朝堂上的朝议虽然僵持了起来,但户部这边可没停下手里的工作,供给朱瞻基的剩下的十五万两的瓷器和丝绢也陆续起运,送到了南洋进行销售。

    一开始户部还担心这么大的一批货南洋吃不下,又或者市场饱和了,没有之前那么丰厚的利润。

    但结果却是十五万两的瓷器和丝绢,在南洋全部出售、换成了粮食和财货,财货运回大明发卖之后,获利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四百万两!

    这一下子让夏元吉的眼珠子都变成了红色,但凡敢有人说要继续海禁、反对海外贸易,常年为朝廷的财政问题而抠搜的夏元吉能把他生撕了之后不蘸酱生吞!

    开玩笑,二十万两银子的瓷器和丝绢的总收益就已经超过了五百万两,朝廷只要每年这么来几次,就能够满足财政上的全部需要了!

    皇帝要北征?随他打!爱打几次打几次!打到天边去都行!

    只要有银子,让他夏元吉亲自去经商都行!

    而这四百万两银子也着实震惊了朝野上下,所有人终于彻底闭嘴,没有人再敢提继续禁海的祖制了。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更何况是挡朝廷和皇帝的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