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文学 > 修真小说 >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 第181章 爹,我们买头牛吧
    老李头“哟”一声:“你们村比我们村旱得严重不少啊。”

    “你们哪个村?”

    “青石村。”

    “淮河往你们村经过,肯定比我们水多,我们村和淮河中间还隔了好几个村子。”

    说起旱情,老婆子的眉头就没舒展过。

    老李头明白了。

    就算淮河往青石村走,他们的庄家也都干旱得厉害。

    更何况没淮河经过的村子。

    王公子就详细问起老婆子旱情相关的事。

    越听他越心惊。

    还好他今儿跟着来了。

    要不然再等两月,粮食收不起来,是要饿死人的。

    他临时决定跟着老婆子去更干旱的村子看看。

    马车先把老李头他们送到青石村门口。

    陈小满与李初元下车后,还跟王公子挥手道别。

    等马车走了,老李头嘀咕起来:“不是来拜访刘先生的吗,怎么跟着别人跑了。”

    他扭头问李初元:“你认识他不?”

    李初元摇摇头:“我们在书铺碰上的,只知道他姓王。”

    老李头嘀咕:“真是个怪人。”

    陈小满还沉浸在坐马车的喜悦里。

    她仰头对老李头提议:“爹,我们买头牛吧。”

    老李头一个趔趄,差点栽到地上。

    “啥?!”

    “牛车能拉好多东西。”

    老李头已经彻底把王公子抛到脑后。

    他惊呼:“你知道牛有多贵吗?”

    “多贵呀?”

    陈小满好奇地看着老李头。

    老李头一噎。

    这他还真不知道。

    牛可是个稀罕物,整个青石村都没一头牛。

    老李头只能道:“反正很贵。”

    “爹你不想买,我找娘说去。”

    陈小满丢下这句话,撒丫子往家跑。

    老李头急得跳脚,挑着担子就去追。

    他毕竟一把年纪了,又挑着担子,哪儿跑得过陈小满哟。

    只得扭头吩咐李初元:“你赶紧去拉住小满,别让她乱来!”

    李初元应了声,拔腿就跑。

    到底大一岁,没一会儿就追上了。

    老李头还没来得及欣慰,就听李初元道:“爹让我拦住你。”Ъiqikunět

    “你不想坐牛车吗?”

    “我想坐牛。”

    “那我们去找娘吧。”

    “咱们不能让爹抓住。”两个孩子齐齐回头,在老李头的喝止声中,两孩子牵着手撒腿就跑。

    老李头急得跺脚。

    一扭头,就见李大宝挑着担子特意绕过他,往别人屋子后头走呢。

    老李头这个气啊。

    “你躲那么远干嘛?!”

    “爹你不敢朝小满撒气,指定朝我上。”

    李大宝应一声,绕得更远了。

    他还没傻到站在原地当受气包。

    老李头狠狠剁了脚,挑着担子匆匆往家赶。

    陈小满和李初元冲进院子后,围着周大丫叽叽喳喳。

    听了好一会儿,周大丫明白了:“牛车那么好玩?”

    “好玩呀,坐着一点都不累。”

    陈小满奶声奶气地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她还是头一次坐牛车呢。

    摇摇晃晃的多好玩呀。

    “娘,我们买牛车吧,可以驼好多东西,还跑得很快呢,比我们走路快。”biqikμnět

    陈小满兴奋道。

    “要是买了牛,我们就可以天天去县城!”李初元越想越高兴。

    县城多好玩啊。

    有书看,有好吃的。

    “你们想的那些都是小事,牛能顶两个壮劳力,能帮你们家种地。”

    张半仙提醒道。

    陈小满惊了:“牛还会种地吗?它没有手呀。”

    “可以拉犁拉耙,帮你家翻地,还能往家运粮食,拉石磙给稻草脱粒,用处多的是。”

    张半仙细细给陈小满讲解。

    “还可以运水!”

    陈小满举一反三。

    张半仙点点头:“若是买一头牛,你们家能多种不少田地,收成也能增加。”

    张半仙细细给陈小满说了买牛的好处。

    越听陈小满越心动。

    她决定啦,要买一头牛。

    老李头挑着担子回来时,就见陈小满和李初元围着周大丫叽叽喳喳呢。

    他放下担子,甩着胳膊就跟周大丫告状:“老婆子你可不能听她的,她只知道花钱,今儿非得买八斤棉花,又买了十斤羊肉,我拉都拉不住。”

    周大丫赶忙去帮老李头规整羊肉,别闷坏了。

    等周大丫进了厨房,老李头立马跟了进去,反手关上厨房门,把两个孩子关在门外。

    陈小满攥着小拳头在外面喊:“爹你不讲道理!”讲道理谁能讲得过你?

    老李头心里叨咕着,扭头就跟周大丫告状。

    “要吃肉,咱在村里买只鸡不就得了,非得买羊肉,还一买就是十斤。”

    “天儿这么热,坏了咋办?”

    周大丫拿出砧板和菜刀,边洗边道:“今儿吃一天,明儿吃一天就能吃完了,坏不了。”

    老李头瞪大了眼:“两天吃十斤肉?!”

    “没事,吃得完。”

    周大丫随口应着,手上的动作却没停。https:ЪiqikuΠet

    家里人多,各个都能吃,十斤肉真能吃完。

    老李头立刻换了话:“那棉花呢?”

    “眼看着要过冬了,咱家都得置办冬衣,是要买棉花。”

    “咱都有棉衣啊!”

    “你不要,我就给两儿媳一人置办两身,她们嫁进咱们家这么多年,也没穿多少好衣服。”

    老李头气得背着手在屋子里转圈圈。

    他忒不甘心了。

    背着手又走到周大丫身边:“你不会听小满的,要买牛吧?”

    周大丫把切好的肉装进汤碗里,抬头对他道:“我正要跟你说这事,老头子,咱得买头牛。”

    老李头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周大丫却想得周到:“咱家壮劳力不够,买头牛挺好的,往后也不怕农忙累伤腰了。”

    刚刚小满一说她就心动了。

    种地要翻地,以前都是大宝二宝人力去拉。

    肩膀皮磨破不说,人还累得不行。

    一个不小心,就得扭着腰。

    “大宝腿扭一回,二宝的腰伤着两回了,你一到农忙就是这儿疼那儿疼的,总不是个事儿。”

    周大丫说着话,刀和砧板还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买头黄牛,咱家多干几亩地就赚回来了。”

    老李头渐渐也琢磨过味儿来了。

    可一想到又要花大把的钱,他就心疼:“牛不便宜啊!”

    “咱买头母牛,往后给配种,生小牛,想卖就卖,不想卖还能养大了多帮咱干活,也是一代传一代。”

    老李头听美了,神情也松了:“牛生小牛,小牛长大了再生小牛,等咱死了,家里还有牛用。牛死了,还能卖肉呐。”

    牛吃草,哪儿没草啊。

    买头牛也忒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