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文学 > 穿越小说 >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 第630章 一句话没说,收徐晃!
    时间倒回十月四日。

    这天上午,押送杨奉和徐晃返回枹罕的武安国,前往王宫看望妹妹武安溪。

    兄妹俩刚一见面,武安国一句话还没说,就被武安溪往手里塞了一个信封。

    “这是大王刚刚写的,让你按计划行事。”

    武安国是个非常认真的人。

    闻言连妹妹也不管了,当场背过身去,将信封里的信纸取了出来。

    很快,他就把信纸的内容看完了。

    他还怕看错了,忙又仔仔细细地重新看了一遍。

    将信纸小心收好以后,武安国抬起头,憨笑着看着武安溪,抬起了蒲扇般的大手。

    武安溪早知武安国的坏习惯,撇撇小嘴翻了个白眼,但还是顺从地歪过小脑袋。

    谁知,武安国却半途停下了手,讪笑了一下,说道:

    “小妹,你的气色比以前好了很多。

    这说明,你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这样的话,我就放心了。

    你以后要记住,要好好地听大王的话,不要淘气。

    好了!

    我还有事要忙,先走了。”

    武安国说完,果断转身,大踏步而去。

    武安溪眨巴着大眼睛,傻愣愣地看着武安国的背影,直到那背影完全消失。

    “哼!哪有这样的哥啊!”biqμgètν

    武安溪愤愤然跺了跺脚,撇着小嘴转回去了。

    武安国离开王宫,立即去了枢密府,将那个信封交给了枢密府的值班人,取了回执。

    然后,他匆匆前往刑部大牢,将徐晃单提了出来。

    这天下午,武安国带着徐晃,在枹罕王城里面四处乱转。

    傍晚,两人在一家茶楼里喝了一杯茶,听了一节书。

    晚上,两人前往天然居二楼吃饭。

    武安国的性子有点闷,徐晃也不是个爱说话的。

    再说,两人的立场隐隐对立,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两人转了一个下午,喝了一回茶,吃了一顿饭,并在同一间屋里睡了一晚上,竟然一句话没说!

    第二天早上,武安国给了徐晃一匹战马,让他跟着自己走。

    两人出了枹罕北关,一路向东而去。

    经由驿站不断换马,当晚就到了西县。武安国把徐晃带到一座大院之中,向等在那里的郭嘉行了个军礼,就转身离开了。

    郭嘉来到徐晃面前,神情严肃地说道:

    “接枢密府总部令:

    即日起,成立夏军征南军。

    该军为步兵军,乙种军编制,共16600人,由徐晃徐公明担任代理军帅。

    徐晃,若你没有问题,就接受官服和官印吧!”

    徐晃完全懵了!

    当他注意到,在郭嘉身后,还站着四名全副武装、面容冷肃的强壮夏军士兵,他才确认——郭嘉并没有和他开玩笑。

    他心情复杂地向郭嘉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就这么相信一个俘虏?”

    郭嘉正色道:“大王说过,他不会看错人!而且,到目前为止,大王的确没有看错任何人!”

    徐晃有些释然,又有些感动。

    也只有赵云,才能这么任性,二话不说就给他一支大军!

    不过,正因如此,才显出了赵云对他的看重。

    事实上,他只和赵云见过一面。

    见面当时,他只是一名阶下囚,半句话都没和赵云说过。biqμgètν

    对于自己之所以被赵云重用,他进行了猜测。

    应该是夏国极度缺乏将才。

    并且,他以前的名声,被传进了赵云耳朵里。

    然后他想到了杨奉。

    杨奉的名气比他大出许多许多,想必会受到更大的重用。

    琢磨了一下措词,他委婉问道:“请问,杨将军现在在哪里?”

    郭嘉摇了摇头:

    “杨奉在统帅白波军时,祸害了很多百姓,无数人因他而家破人亡。

    念在他投降及时的份上,大王决定判他十年劳改。

    大王说,若你立下大功,或可帮他减刑。”

    “啊!”

    这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再说,自己也曾是白波军中的一个中级头目。

    杨奉有大罪,他至少也脱不了一个小罪!

    徐晃彻底搞不懂了。

    郭嘉似乎知晓徐晃在想什么,微笑着道:“大王说过: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徐晃恍然。

    他是寒门出身,机缘巧合变成了文武双全的人。

    原本,他想投效朝廷。

    问题是,他没钱送礼,竟连普通士卒都没当成!

    当白波军打到他家之时,他用尽全身解数,也只能勉强堵住自家院门。bigétν

    杨奉见他武艺高强,就想招降他。

    为了保住家人,他只能降了杨奉。

    在白波军里,他听从杨奉之令,很是做了一些坏事。

    但是,那都是迫不得已。

    却是不知,赵云是如何得知了他的情况的。

    士为知己者死!

    他猛然转身,面朝枹罕方向单膝下跪,双手抱拳,语气决然地说道:“大王信我,我必竭力以报!”

    郭嘉露出微笑。

    在他的示意之下,两名士兵分别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

    其中一个托盘里面,是一套崭新的武官官服。

    另一个托盘里,摆放着铜制官印和告身。

    徐晃单膝跪地,接过印信和官服,将其高高举过头顶。

    当郭嘉返回,向戏志才说起这件事,两人一阵感叹。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

    赵云为什么会对徐晃那么了解,又有那么大的魄力,竟然直接给了徐晃一支大军。

    结果!

    一句话不说,就把徐晃收服了!

    不过,徐晃很快就展现了实力。

    当徐晃接到官印的时候,征南军其实还只有六百人!

    这六百人,全是从玄武军抽调出来的。

    其中二百人是训导官,另外四百人是其他类型的大小军官。

    也就是说,这六百人,是征南军的核心骨干。

    至于其它兵员,还要等一等。

    陇西郡的征兵命令刚刚下发。

    夏国的各大型工厂,各村,都设立了治安员。

    治安员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训练本单位或本村的适龄青年。

    一旦官府发出征兵令,这些治安员就会对训练表现较好的好兵苗子进行推荐。

    夏国军人的死亡率很低,享受的待遇很高,还能大大惠及家属,并让家人脸面有光。

    得到推荐的青年人,基本上都会欢天喜地,不会有人放弃机会。

    然而,陇西郡太大了。

    等到邮差将其送到各工厂和各村,再将应募青年带回来,快的需要两天,慢的则是十天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