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文学 > 其他小说 > 永不下车 > 第三五六章 文明
    任何一个技术领域,在基数够大的前提下,一般性的基础岗位人满为患,顶尖的研发岗位人手不足,是很寻常的现象。

    故而,托马斯*安生在天堂镇,没有办法外出,也一样还承担FFRI-IT的部分工作。

    从工作内容中,管窥联邦FSCIM体系的总体概况,加上赫伯特*西蒙先生提供的一些核心资料,对方然的永生大计是很有帮助。

    毕竟,要追寻无限长的生命,最起码的,得先安然度过这一场剧变才行。

    除此之外,对FSCIM体系中的其余部分,特别是暂时搁置、遥遥无期的“人文艺术”领域,平常偶尔抽时间查看一二,走马观花般浏览那些汗牛充栋的数据、资料,脑海中浮现出曾经学习过的,那些漫长历史中的着名时刻,三十五岁的男人还是心有所感。

    石器,壁画,历史遗迹,乃至现代文学,文明从襁褓走向终结的所有这一切,其价值究竟几何,对人类而言,又有些什么样的意义呢。

    价值,倘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的确寥寥,FSCIM体系已证明了这一点。

    文化艺术领域的测度缺失,对“全产机”的建造、运行,并未构成任何实质性的阻碍,虽然这一部分的缺失,原则上,会让该体系无从规划、生产诸如“伦勃朗油画”、“87年尤洛浦最新时尚春装”之类的产品。

    但看一看名字也知道,这些产品,并不需要全产机来生产。

    且“油画”、“时装”这些东西的存在与否,对一个社会的运转,似乎也无关大局。

    欣赏油画,穿着时装,是精神层面的需求,联邦顶层与少数经济地位尚可的奴隶、奴仆,也的确有这样的需求,但迄今为止,这些边缘化的生产领域,并未被全产机吞并,极少数有产者的需求,仍然由画家、时装设计师这些人来满足。

    退一步讲,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有、还是没有,并不会影响有产者的地位。

    进而,也不会在即将到来的剧变中,有任何可见的影响,FSCIM体系将其暂时搁置,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然而……

    文化艺术的一切,意义,就真的只是如此寥寥吗。

    原本对此十分的确定,现如今,身在囚笼般的天堂镇,远离曾在其中生活了几十年的人类社会,习惯独来独往的方然却有些怀疑。

    在浏览资料时,他会禁不住冒出这样的念头,眼前的这一切,这些人类思维的历史积淀,究竟是不是如FSCIM体系所判断的那样,毫无实质意义,只是文明在科学这条长河中荡桨时,泛起的斑斓泡沫。

    在科学技术面前,人文,终究是一种说好听是上层建筑、说不好听就是无根浮萍的存在。

    两者完全不在一个层面,方然很清楚这点,也并无异议。

    人类文明从古到今,毫不客气的讲,一切人文艺术领域的光辉灿烂成就,其五光十色外衣下的本质,完全基于自然科学,一切自认为主观上的、想象中的人文概念,从审美到情感的全部,全都概莫能外。

    就说审美,在一般人眼里,是非常带有主观性的概念。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古老谚语,表达的意思,就是“审美”这一意识活动的主观性。

    退一步讲,即便今天的联邦民众,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在“美”、“丑”上达成共识,一个人是漂亮、还是丑陋,观察者很少会产生分歧,也并不能说明“美”是客观存在的概念,至多只能说明在相似的环境中,人的判断,会有趋同的特性。

    就拿现在的联邦,如何定义美,对一个人的容貌、身材与气质,很多人不说侃侃而谈,至少也能明确的做出判断。

    但身为一个人,判断某个同类是美是丑的依据,又是什么。

    普通民众往往将其归结为“感觉”,进而,毫无察觉的掉进唯心主义之大坑,对审美判断背后隐藏的动机则不甚了了。

    今天的联邦人,或者,推广到盖亚表面的大多数人,如何定义同类的“美”,表面上,这似乎是一个人文艺术领域的话题,当然,稍加思考也不难想到,所谓人文艺术,必然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继而,会挖掘到生命科学的深度。

    现今盖亚表面的人类,在审美上,呈现出一种明显趋同性。

    这种审美的标准,单论容貌,突出的特征并不难总结,线条分明的小脸盘,大眼睛,双眼皮,高耸而尖削的鼻梁,内凹的眼眶,如果外延到身材层面,还有较小的头颅,更长的四肢(特别是下肢),较低的皮下脂肪含量,等等。

    所有这一切特征,向前追溯其演化过程,很明显是在形容一种适合在温暖、多雨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原始人类。

    与之相比,大脸盘,小眼睛,单眼皮,扁平宽阔的鼻梁,平缓的眼眶,以及身材方面的大头颅、短四肢,再加上较高的皮下脂肪蓄积能力,则显然是在形容一种适合在严寒、干燥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原始人类。

    生命科学的研究,容易给出这样的结论,但,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

    为什么当今世界的审美,趋向于第一种、而非第二种人,表面上的理由很容易找,今天的盖亚表面,大部分人类定居区域,气候都相对温暖而潮湿,而与数万年、乃至数百万年前的干燥严寒相去甚远,那么从演化的角度,第一种样貌的人会更受欢迎,似乎也顺理成章。

    这种说法,常见于联邦等西方列强的媒体、读物,甚至冠冕堂皇的写入课本,进入课堂,实质上却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人对同类的判断、选择,这其中,固然有自然选择的因素,这是事实。

    但,别忘了“今时不同往日”,既然认为人对外貌的美、丑判断,是受到外界环境、自然选择的影响,那么今天的人类世界,从衣衫、住房到雨伞、空调的诸多手段,早已近乎于完全消弭了不同类型人种在生存能力上的差异。

    差异荡然无存,审美,却并未随之而一起改变,甚而有时,竟还会愈演愈烈。

    这一明显的社会现象,显然无法用自然演化的偏好来解释。